您所在的位置: 党建首页 >> 党建期刊 >> 《求是》 >>正文

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

《求是》

作者:郝永平黄相怀
字号: + - 16
原标题: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要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把赢得民心民意、汇集民智民力作为重要着力点。“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的要求,体现出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的本质,彰显了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的特征。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以人民为本、密切联系群众都是我们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最大政治优势,“赢得民心民意、汇集民智民力”都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永恒课题。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就要始终把人民的期盼变成党的奋斗目标。坚持一切为了人民,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政治立场和根本宗旨,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追求。在新时代有效赢得民心,最根本的就是要顺应人民群众的愿望要求,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手挽手、心连心。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更加强烈。人民群众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为人民谋幸福是共产党人的初心。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忘掉这个初心。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要紧紧抓住并着力解决好这个主要矛盾,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权益问题入手,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因民之利而导之,顺民之意而能之。”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就要坚持不懈地解决人民厌恶与痛恨的问题。无论是传统政治理论的学说,还是马克思主义的教导,包括一些国家的前车之鉴,都反复提醒我们,人民所厌恶与痛恨的问题,必须下决心解决,否则后果难以想象。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腐败问题对我们党的伤害最大,严惩腐败分子是党心民心所向,我们必须以零容忍态度,坚决彻底铲除这个寄生在党的肌体上的毒瘤。人民群众最厌恶“四风”,作风问题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我们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各种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不良作风必须一抓到底,决不能松口气、决不能留死角。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我们要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大力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以自我革命的精神,勇于“刮骨疗毒”“壮士断腕”,使我们党永远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就要以人民的评判作为改进工作的标准。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成败得失必然要由人民来检验,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最高标准,把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植根于思想中,落实到行动上,体现在标准里。群众拥护什么就鼓励什么,群众期盼什么就做好什么,群众反对什么就纠正什么。不能满足于“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只有倾听百姓的心声,以群众是否满意为标准,才能真正检验出我们工作做得对不对,思考问题全不全,落实到位不到位;也才能切实增强服务意识、改进服务作风、提高服务能力。要充分尊重群众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真心实意地请群众提出问题,让群众参与监督,由群众评议效果,群策群力把工作做实、好事办好。

       “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就要切实贯彻公平正义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出发,实现公平正义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与此同时,在现有发展水平上,社会上也还存在一些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随着人民群众公平意识、民主意识、权利意识不断增强,对社会不公问题反映越来越强烈。如果不抓紧解决,不仅会影响人民群众对改革发展的信心,也会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我国社会历来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观念,人民群众最渴望公平正义,不仅希望做大“蛋糕”,而且还希望分好“蛋糕”。我们一定要从人民群众的愿望出发,在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努力把促进公平正义的事情做好。要通过创新制度安排,努力克服人为因素造成的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让每个人都获得发展自我和奉献社会的机会,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要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面镜子,审视各方面体制机制和政策规定,“堵漏洞”“补短板”“固底板”,让人民群众充分感受到公平正义的阳光。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就要把党联系群众的基本渠道铺好用好。群众不光有力量,还有智慧。习近平总书记说:“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治国理政,只有亲身征询于田野,虚心问计于百姓,才能把握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凝聚民心民智民力,开创改革发展新局,决不能脱离群众、高高在上、自以为是、弄虚作假,与人民离心离德。党的群众路线的一个光荣传统,就是坚持深入群众,从群众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经验和智慧;党的群众工作的一个宝贵经验,就是坚持群众参与,让群众在参与中贡献经验智慧、提高获得感。互联网以其平等、开放和包容的特点,使得群众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表达愿望要求、利益诉求的便利条件,党员干部应当抓住用好这个渠道。要坚持在网上“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体察民情民意,获取资讯信息,纠正错误失误,用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寻找社情民意的“最大公约数”,以更好地改善和优化自身工作。要增强在联系群众上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对人民群众的一些误解和模糊认识积极加以引导、及时做好解疑释惑工作,把道理讲明白,把政策说清楚,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终与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凝聚在一起,就能够得到群众最大程度的理解、认同、拥护,就能使我们党强基固本、永葆长盛不衰的青春活力。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

责任人编辑:任一林、谢磊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