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文俚语篇(2)
《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大力促进农民增加收入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一定要看到,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
——2013年12月23日至24日,习近平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大力促进农民增加收入
“小康”一词,曾在《晋书·孙楚传》中有载:“山陵既固,中夏小康。”它体现的是中国儒家理想中政教清明、人民富裕安乐的社会局面,后多指境内安宁、社会经济情况较好的社会。今天我们经常提到“小康”,主要是指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在特定时期所要达到的目标。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的人均GDP仅200美元左右,大大低于国际上通行的贫困线。邓小平在设计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目标和步骤时,从中国人口多、底子薄的实际出发,调整了在20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表示届时只能实现“小康”的标准。以后,他又进一步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即20世纪80年代经济总量翻一番,解决老百姓的温饱问题;20世纪90年代再翻一番,人均GDP达到800美元至1000美元,总体上达到小康的水平;到21世纪的前30年至50年,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从此,“小康社会”就成为老百姓最为熟悉的话语,它指的是全体中国人民所享有的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比较殷实的生活状态。时间飞逝,白驹过隙,邓小平设计的目标和步骤,前两步如期实现。但2000年我们所实现的“小康”,主要是就人均GDP达到或接近于1000美元来说的,它只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小康社会”。于是,党把在21世纪前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近期的战略任务。21世纪头十年,我国的人均GDP已经突破4000美元,提前实现了邓小平提出的第三步的经济指标。但是,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了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等问题,制约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的实现。
习近平引用“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句俗语,既有对邓小平“三步走”战略思想的历史继承性,又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包含着丰富的内涵。也就是说,我们看“小康”,不仅要看经济总量,而且要看生活质量;不仅要看“做大蛋糕”,而且要看“分好蛋糕”;不仅要看平均数,还要看大多数。这表达了党对“小康社会”认识的深化。
当我们的国家逐步实现邓小平当年的伟大设想“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时候,当我们看到身边出现越来越多的富裕人群的时候,我们当然应该为这些举世瞩目的经济建设成就欢欣鼓舞。但是,切莫忘记先富的目的是要带动后富,最终的目标是要惠及全民,是要共同富裕。于是,我们就不能在目前经济建设的成绩面前止步,而是要更加坚定地走下去,将共同富裕的思路贯彻落实下去。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里“老乡”才是关键,“老乡”就是广大的农村人口。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正是依靠着老乡的支持,才一步一个脚印地实践着救国图存、建国富强的革命事业。著名的淮海战役,就是老乡们用手推车推出来的胜利!在目前的中国,城市的发展非常快,这自然令人欣喜,但是更多关注的目光必须要转向不发达或欠发达的地区,特别是农村。一个国家的发展应该是平衡的发展,应该是惠及全民的发展。中国的人口结构中,农村人口仍然占绝大多数,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农村人口富裕了,中国才能真正走向富强。
习近平曾经在农村基层当过支部书记,非常了解中国农村的情况,在他心里一直装着农民和农村的问题。无论是科技兴农,还是农村城镇化,都是为了让农村里的老乡得到实惠。只有老乡们都过上小康的日子,才算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