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党建首页 >>党的建设 >>党务书库

诗文引用篇(1)

《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

字号: + - 16

  诗文引用篇:

  这样一个大国,这样多的人民,这么复杂的国情,领导者要深入了解国情,了解人民所思所盼,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自觉,要有“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态度,丝毫不敢懈怠,丝毫不敢马虎,必须夙夜在公、勤勉工作。

  ——2013年3月19日,习近平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的讲话

  治大国如烹小鲜

  ——了解国情,科学施政

  “治大国如烹小鲜”语出老子《道德经》第六十章:“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意思是,治理大国,好像煎烹小鱼一样不能随便翻滚。以“道”治理天下,鬼怪就不灵了。不是鬼不灵,而是它起的作用不伤人。不但鬼的作用伤害不了人,圣人有道也不会伤害人。鬼神和有道的圣人都不伤害人,人民就可以享受到德的恩泽。

  “治大国,若烹小鲜”是一句流传极广、对中国政治家影响甚大的名言,后世很多学者与政治家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之有不同诠释。但无论将“小鲜”解释为“小鱼”还是“美味菜肴”,其核心都是以烹饪比喻治国:“烹小鲜”不能随意翻动,油盐酱醋要恰到好处,火候要掌握得当,否则就会或烂或焦,过咸或过淡。治国亦然,不能朝令夕改乱折腾,不能操之过急求政绩,不能懈怠马虎不负责。

  “治大国如烹小鲜”,形象地道出了国家治理应该秉持的理念和精神。习近平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以此表达自己的治国理念,颇有深意。“烹小鲜”,前提是准确了解“小鲜”的特点,然后根据其特性添加调料,控制火候。“治大国”,同样要先了解国情、体察民意,才能以民为本、尊重规律、励精图治、科学施政。“烹小鲜”是日常生活小事,尚需要用心、尽心方能做好,“治大国”乃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之大事,更需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

  “治大国如烹小鲜”充分体现了老子“无为而治”的哲学思想。“无为而治”并非消极地放任不管,无所作为,而是在顺应事物客观规律的前提下有所作为。就治国为政而言,执政者做出的任何决策,都要尊重历史发展规律,尊重社会的自然秩序,尊重民心民意。政出频繁、朝令夕改、追求政绩的“拍脑子”决策,凭感觉折腾的“扰民”决策,都无法让老百姓安居乐业,更妄谈富国强兵。这也是为什么习近平要求“领导者要深入了解国情,了解人民所思所盼”,因为这是“治大国”之前提基础。

  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老子》是目前世界上除《圣经》外翻译最多、流传最广的经典著作。在西方,老子的“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的思想被普遍认为是人类自由主义思想的最早先驱。许多外国领导人喜欢老子的名句,如里根在1982年国情咨文中就曾引用“治大国如烹小鲜”,梅德韦杰夫在2010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也曾引用老子的“知行不殆”。所以,习近平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以“治大国如烹小鲜”表达的治国理念,是一个可以被世界理解的理念。

  习近平引用“治大国如烹小鲜”来表明自己的治国理念,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对他执政思想的影响。事实上,除了“治大国如烹小鲜”,习近平很多治国理念,诸如以民为本、政通人和、尚贤重才、建设节约型社会等,都能看到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对他的深厚影响。习近平在各种场合大量引用中华传统文化典籍的经典名句,也是在向国内外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的非凡魅力,激发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与关注。

  :

  这样一个大国,这样多的人民,这么复杂的国情,领导者要深入了解国情,了解人民所思所盼,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自觉,要有“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态度,丝毫不敢懈怠,丝毫不敢马虎,必须夙夜在公、勤勉工作。

  ——2013年3月19日,习近平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的讲话

  治大国如烹小鲜

  ——了解国情,科学施政

  “治大国如烹小鲜”语出老子《道德经》第六十章:“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意思是,治理大国,好像煎烹小鱼一样不能随便翻滚。以“道”治理天下,鬼怪就不灵了。不是鬼不灵,而是它起的作用不伤人。不但鬼的作用伤害不了人,圣人有道也不会伤害人。鬼神和有道的圣人都不伤害人,人民就可以享受到德的恩泽。

  “治大国,若烹小鲜”是一句流传极广、对中国政治家影响甚大的名言,后世很多学者与政治家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之有不同诠释。但无论将“小鲜”解释为“小鱼”还是“美味菜肴”,其核心都是以烹饪比喻治国:“烹小鲜”不能随意翻动,油盐酱醋要恰到好处,火候要掌握得当,否则就会或烂或焦,过咸或过淡。治国亦然,不能朝令夕改乱折腾,不能操之过急求政绩,不能懈怠马虎不负责。

  “治大国如烹小鲜”,形象地道出了国家治理应该秉持的理念和精神。习近平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以此表达自己的治国理念,颇有深意。“烹小鲜”,前提是准确了解“小鲜”的特点,然后根据其特性添加调料,控制火候。“治大国”,同样要先了解国情、体察民意,才能以民为本、尊重规律、励精图治、科学施政。“烹小鲜”是日常生活小事,尚需要用心、尽心方能做好,“治大国”乃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之大事,更需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

  “治大国如烹小鲜”充分体现了老子“无为而治”的哲学思想。“无为而治”并非消极地放任不管,无所作为,而是在顺应事物客观规律的前提下有所作为。就治国为政而言,执政者做出的任何决策,都要尊重历史发展规律,尊重社会的自然秩序,尊重民心民意。政出频繁、朝令夕改、追求政绩的“拍脑子”决策,凭感觉折腾的“扰民”决策,都无法让老百姓安居乐业,更妄谈富国强兵。这也是为什么习近平要求“领导者要深入了解国情,了解人民所思所盼”,因为这是“治大国”之前提基础。

  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老子》是目前世界上除《圣经》外翻译最多、流传最广的经典著作。在西方,老子的“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的思想被普遍认为是人类自由主义思想的最早先驱。许多外国领导人喜欢老子的名句,如里根在1982年国情咨文中就曾引用“治大国如烹小鲜”,梅德韦杰夫在2010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也曾引用老子的“知行不殆”。所以,习近平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以“治大国如烹小鲜”表达的治国理念,是一个可以被世界理解的理念。

  习近平引用“治大国如烹小鲜”来表明自己的治国理念,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对他执政思想的影响。事实上,除了“治大国如烹小鲜”,习近平很多治国理念,诸如以民为本、政通人和、尚贤重才、建设节约型社会等,都能看到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对他的深厚影响。习近平在各种场合大量引用中华传统文化典籍的经典名句,也是在向国内外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的非凡魅力,激发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与关注。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