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党建首页 >>党的建设 >>党务书库

诗文引用篇(7)

《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

字号: + - 16

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干部学习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

  领导干部学习不学习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本领大小也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而是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事情。这也就是古人所说的“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

  ——2013年3月1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

  ——干部学习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

  “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出自《荀子·大略》第二十七篇。原文为:“君子进,则能益上之誉而损下之忧。不能而居之,诬也;无益而厚受之,窃也。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如学。”习近平在讲话中引用“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强调领导干部加强学习的重要性。

  荀子是战国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也是儒家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既继承了孔子的思想,又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是战国末期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据考证,《大略》是荀子的学生摘录和整理荀子的言论汇集而成,因为内容庞杂,涉及面广,“皆略举其要,不可以一事名篇,故总谓之《大略》也。”《大略》被誉为《荀子》中的“论语”。

  “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如学”,是说有学问的人不一定都要去做官,但为官者必须要努力学习。此语令人想到中国封建社会根深蒂固的“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其实“学而优则仕”出自荀子的祖师爷孔子的高足子夏之口,原话为:“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但后世尤其是科举制出现之后,大多数中国人从功利主义出发,直接将其省略为“学而优则仕”,进而望文生义地将其曲解为“读书做官论”。其实这里的“优”,并非我们通常理解的“优秀、好”的意思,而是“有余力”之意。所以,“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翻译成白话文,意思应该是:“做官还有余力的人就可以去学习,学习有余力的人就可以去做官。”这句话是对孔子教育方针和办学目标的高度概括,体现了孔子强烈的入世精神。这里所谓的“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问,还有道德修养。在孔子看来,个人的学问修养是“出仕”的基础,因而,为官从政者,有精力和时间,就应该潜心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修养;而个人的知识学问及道德修养达到有余力的情况下,则可为官从政。

  由此可见,荀子和孔子一样,强调的都是“学”是“仕”的前提和基础。为官从政不是为学的唯一目标,但是为官者却不能自以为达到了目的就停止“为学”,反而要继续学习、提高修养,方可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如果才学不胜而享厚俸,则无异于行骗盗窃。

  创建于1933年的中央党校,是培养中国共产党中高级领导干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干部的最高学府。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以“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来勉励领导干部,很有深意。

  在如今这个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速度前所未有,不但“外行”很难领导内行,即使是“内行”也需要终身学习方可跟上时代步伐,如果仅满足于原有的知识积累,将很快被时代所淘汰。

  这里,我们不能把“学习”狭义地理解为学习知识,而应该广义地理解为全面提高自身修养。因为一个人精神上的空虚,比知识的欠缺更加可怕,他在面对社会上的种种负面诱惑时,将缺乏抵挡诱惑的定力。如果说个人的知识修养水平将影响其个人的前途命运,那么广大领导干部的知识修养水平将影响到整个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这也就是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时,将“学习型”放在首位的原因。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