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党建首页 >>党的建设 >>党务书库

加强脱贫第一线的核心力量——建设好农村党组织

《摆脱贫困》

字号: + - 16

  党对农村的坚强领导,是使贫困的乡村走向富裕道路的最重要的保证。如何在农村实现党的领导,这是农村党组织的历史使命。如果没有一个坚强的、过得硬的农村党支部,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就不能在农村得到具体的落实,就不能把农村党员团结在自己周围,从而就谈不上带领群众壮大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力,向贫困和落后作战。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相对集中的生产活动、社会活动减少了,但这不是一盘散沙,各干各的,各顾各的。改革以后,更需要一种凝聚力,把大家、把千百户农民吸引到一起,发展商品生产。千百万农民的团结奋斗共同努力是脱贫致富的根本条件。讲凝聚力,必须讲核心,农村脱贫致富的核心就是农村党组织。我们的农村党组织能否发挥这样的核心作用,直接关系到脱贫致富事业的凝聚力的强弱。

  应该看到,这几年农村绝大多数党组织经受住了改革、开放、脱贫致富的考验,成为广大农民发展商品生产的带头人。但是,也有少数党组织落伍了,散伙了。在这些地方,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不见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见了。究其原因,一是前些年一些党组织在经济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中没有坚持“两手抓”,在政治与经济工作中存在“两张皮”,放松了思想政治工作,放松了党的建设,特别是农村党组织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农村党员得不到应有的思想教育。二是有些农村党员干部对在新形势下如何发挥党组织的作用认识不足,认为“包产到了户,不要党支部”;有些农村党员用金钱代替宗旨,用实惠代替理想,放弃了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多年来积淀的这类问题使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显得格外艰巨,这并不是发几个文件、开几场会、处理一些党员、进行几次党员评议就能奏效的。我们必须通过扎扎实实的工作——明确指导思想,摆好位置,纯洁队伍,改进工作方法——建设好农村党支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加强脱贫第一线的核心力量。

  一、在指导思想上应该明确:我们共产党人只有顺应群众的共同意愿,才能代表群众的利益,才谈得上去组织群众、引导群众,才能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之所以能把广大农民群众团结、吸引在自己的周围,是由于党领导群众求得解放,通过打土豪、分田地、土地改革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而在不断变革的今天,发展经济、共同富裕是他们的共同愿望。所以,农村党组织要带领广大农民群众投身于发展商品经济的事业中,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走共同脱贫致富的道路。这是党组织一切工作的主旋律,农村党组织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党风建设、制度建设都应当围绕着这个主旋律来“弹钢琴”。党组织必须建设成为带领农民群众为实现党的路线和他们的切身利益而斗争的坚强核心,使广大农民群众从实践中得出共识:“要想脱贫致富,必须有个好支部。”

  二、切实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在农村村一级,有党支部、村委会、团支部、妇代会、民兵组织、村合作经济组织等各种组织,承担着政治、经济、社会管理等多方面的工作,其中党支部是领导核心,这一格局只能坚持和完善,不能动摇或削弱。党组织的核心地位,是党组织发挥核心作用的前提,我们要在指导思想上、组织保证上使党组织在农村的社会主义建设中,真正能站到“前台”,真正能居于“第一线”,而不是名不副实。改革农村旧体制决不能以削弱党组织的作用为代价。实践证明,农村改革越深化,党组织的核心地位越要强化;脱贫越深入,农村第一线党组织的力量越要增强。

  现在实行村民自治,这是适应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管理形式。但是必须明确,我们的村民自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形式,是党的领导下的自治。村民自治不能脱离党组织的领导,不能把村民自治与党的领导对立起来。只有依靠党的领导,才能真正体现村民的意志,才能实现村民自治,才能保证村民自治沿着健康的轨道不断发展。

  确立农村党组织的核心地位,绝不是让党组织孤军作战,而是要在发挥好党组织核心领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好村委会、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团支部、妇代会、民兵组织各自的作用。从不同的角度密切配合,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这好比一个大合唱团,党组织必须能当好这个合唱团的总指挥。

  三、纯洁队伍,加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没有一个过得硬的党组织,要想发挥核心作用,领导广大农民去战斗,那是不可想像的。一个人不怕被别人打倒,最怕自己被自己打倒,一个组织也一样。我们只要细心分析一下就清楚了,为什么有的村党支部,说话没有力气,农民不愿听,那一定是因为这个党支部的作用已经是日薄西山。当前我们必须把党组织的自身建设摆在重要的位置上。首先要抓好党支部成员的选拔和考评,党支部成员应是农村中政治思想素质好,有工作能力,在群众中威望较高的优秀分子,要尽量把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党性强、有事业心、能吃苦耐劳和有奉献精神、为人正直公道的优秀党员选拔到党支部中来,对那些丧失表率作用的成员要适时、果断地进行调整。特别要强调的是,一定要选好党支部书记,没有一个好带头人,就带不好一班人。现在有些地方反映,党支部书记难选,一是前些年缺少培养,后继乏人;二是政策问题,比如支部书记误工多、待遇低,村里经济薄弱,怎么补贴?在任时作贡献,退下时无出路,怎么办?这些具体问题我们都应当解决。村支部书记人选来源的渠道可以再多些,乡镇和企业党员干部也可以去兼任挂职。对于支部书记眼前的一些正当利益以及后顾之忧,我们都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

  其次,要提高党员的素质。每一个党员都是党组织的一个细胞。党组织的战斗力就是通过每个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具体体现的。在过去人民公社的年代,农村党员大多能身先士卒,出工走在前,收工留在后。应该看到,在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农村深化改革的今天,我们有些党员却变成了时代落伍者。他们有的并不是不想大干一场,而是“老办法不行,新办法不会”。新的时代、新的历史任务把党员的素质适应不适应这个问题尖锐地提出来了。一是思想观念上适应不适应,二是从事商品生产的能力适应不适应。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在过去长期的自然经济的环境中,在“一大二公”的农村旧体制下,我们的党员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与上述环境和体制相适应的诸如因循守旧、自给自足、闭关自守、平均主义等旧思想、旧观念——那么,现在这些变革了没有?变革了多少?搞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所需要的新思想、新观念树立了多少?单有新思想、新观念还不行,还要解决一个能力上适应不适应的问题。搞商品生产,办集体企业,带头脱贫致富,都要求党员要有本事。“是骡、是马,拉出来溜溜”,容不得半点的走江湖。许多党员的实践证明,贫困地方的党员只有认真学习马列主义基本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习经营管理知识,善于探索商品经济运行规律,从而成为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带头人,才能真正带领人民群众去脱贫致富。

  四、从实际出发,改进工作方法。在新的历史时期,农村党组织的核心领导地位没有变,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没有变。但我们的工作方法应当有所改变。在农村,由“一大二公”的体制变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工作面从原来的几个生产单位扩大到千家万户;由自然经济生产转变到商品经济生产,许多经济规律都是新课题;由“大锅饭”的三级经济核算转变为一家一户的家庭经济核算,利益机制直接对个人起作用——这些都要求党组织不能翻老皇历办事了。我们不能还是习惯于过去“台上讲,台下听”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而应当是深入家家户户,把思想工作做到每一个农民的心坎上;我们不能还是等着汇报工作,发出指示,而应当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帮助农民解决各种实际困难;我们不能还是想依靠什么行政力量来管住农民,而是应当通过为农民办实事,密切党群关系来使广大农民紧紧地团结在自己的周围。总而言之,我们一定要认真研究、总结经验教训,在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情况下,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唯此才能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