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版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医疗特色 >>科普贴士

医疗特色

科普贴士

察颜观色 “便”晓健康——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健康科普(生活篇)

发布时间:2023-07-14 浏览次数:
字号: + - 16

  粪便又脏又臭,不少人对自己排的“便便”都不想多看一眼。其实,“便便”是可以传递很多健康信号的。它的颜色、外形、气味都可作为你掌握自己身体状况的“免费检查指标”。本期健康科普我们邀请到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南院普外二科护士宋思瑶,帮助大家解读“便便”里的健康密码。

  同样是排便,气味为什么不一样?

  健康的“便便”其实是没有太明显的恶臭气味的。

  由于我们每日摄入不同的食物,其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质等营养物质的构成比例不同,排泄物中各种代谢产物的比例也就不同,从而导致排便的气味存在个体差异,这就是造成“肉食者味重,素食者味轻”的原因。

  一旦“便便”出现异常臭味,可能提示胃肠道出现了疾病。例如:有刺鼻酸味,多数是发酵性消化不良,是“食滞”的后果;腹泻伴烧焦味,多是小肠机能下降导致的消化不良;肉汤样伴奇臭味,多见于小肠出血性坏死性炎症等。

  “便便”的气味可以成为提示消化道健康的“晴雨表”,但需要注意的是,仅凭气味无法直接判定是否与肠道健康相关。若没有饮食不当,却出现持续性排便气味过臭,最好及时前往医院检查,排查隐藏疾病的风险。

  除了气味,“便便”的颜色也很重要,正常的颜色一般为黄褐色,如果出现以下这6种颜色,大家千万不要掉以轻心,最好去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再对症治疗。

  1.黑色或者黑褐色

  黑便是一种警讯,但也不必过于慌张,很可能是食用猪血、鸭血等血制品或是服用了部分药物引起的,注意健康饮食即可恢复。如果不是食物的问题,最好尽快就医,及时排除肠胃道出血、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食管癌、胃癌等疾病的可能。

  2.红色

  排便带血,最大可能是由于痔疮或肛裂引起的。但如果便中混合血液,且有沟槽,则应及时排除结肠癌可能。

  3.灰白色

  如果“便便”呈现出灰白陶土样,很有可能是胆道出口阻塞,导致消化道内缺少胆汁。这时就要注意检查肝脏是否正常,或者是否患有胆管癌、胰头癌、肝癌等疾病。

  4.黄色

  排便呈黄色,常提示脂肪摄入过多或乳糖不耐受,更多人是因为肠道功能失调,出现了乳糜泻、消化不良等消化问题。

  5.绿色

  食用大量绿色蔬菜,可能会导致排便呈现绿色。但如果饮食均衡,“便便”却呈绿色伴酸臭味,形态为糊状或者水样,则可能是由于消化不良、肠道功能失调或肠癌等疾病引起的。

  6.粉色

  如有腹痛及其他不适症状,且前一日或当天并未进食过火龙果,则可怀疑为溃疡性的结肠炎引起。

  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有助于减少消化道疾病的产生。

  1.便意感明显时应立即去排便(排除假性便意感)。

  2.要按照排便过程的规律性、科学性进行排便。

  3.排便采取蹲姿。蹲姿可以使“耻骨直肠肌”形成的肛肠角增大,肛肠角越大,排便时所费的力气越小。

  4.不可蹲厕过久。入厕后要专心,不要做其他的事,以免分散精力。

  5.如出现排便困难,可以用手按压左下腹部,也可以对肛门的左右两侧向上方按压,或对尾骨前方(肛门后方)向上按压。

  6.排便时不宜用力过猛,尤其是中老年人。过分用力可能会使患有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的老年人诱发心功能衰竭、心肌梗塞、眼底出血、脑卒中等情况。

  7.排便结束站立时应先抬起臀部。

  “便便”中蕴含着丰富的健康信息,我们平时要养成便后细心观察的好习惯,及时发现异常,抓住疾病早期发现的机会,及时治疗,恢复健康生活。